自從六月初陸續下了幾波梅雨緩解旱象,全台主要水庫蓄水量都來到八、九成不等,進帳豐沛,除了久旱逢甘霖帶給國人小確幸,這些綿綿細雨、滂沱大雨還能解電荒,專家說,「如增加小水力發電裝置容量2.6GW的話,就可取代3座核能機組或5座台中火力電廠的機組」,相當振奮人心。
台灣催生小水力發電的火車頭-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(簡稱小水盟) 被寄以厚望,近月在三級警戒疫情下,照常加緊聯繫於政府公部門間同時積極召募會員形成產業聯盟,以加速達成將小水力發電目標列入國家再生能源政策目標。
阻擋河川水流的水利工程構造物,有儲水、發電、排沙、供水與生態灌溉的功能,建議政府在現有河川中有效運用橡皮壩。圖/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
針對此目標,在6月小水盟線上會議中,理事長洪正中表示,現在水利單位把小水力發電的權責歸屬視爲民間業者的問題,其實不論國有土地、水權、水利設施都跟政府單位有關,業者要接洽不同的政府單位,還不易受到相關單位的重視,建議以後水利單位包括農水署、水利署的標案,所有必須接洽行政單位的公文由水利單位的名義發出,同時由水利單位作爲使用者,如此即可一次性解決所有的行政障礙。
前立委陳曼麗提議先聯繫農委會主委,邀請農田水利署署長及相關人員共同討論,並提出小水力業者所遇到的困難,瞭解這部分業務是否歸農委會職掌管理。去年成立的農田水利署,除了負責灌溉部分的業務,是否有責任發展小水力。如果小水力可以幫助農委會達成再生能源的目標額,相信農委會會願意更積極協助小水力業者,創造雙贏局面。如果農委會的業務裏不包括推動再生能源,就要修法(如組織條例等)才能加進去。
會員劉嘉仁、李學龍指申請小水力發電的行政流程非常耗時,希望讓農委會成爲擁有者,找一個示範電廠來走流程,瞭解卡關處,找出問題點,對流程進行優化改善。另外,建議讓水利署及農委會來做權責單位,小水力業者直接向其申請,目前土地歸屬、農業用地是由縣政府農業處辦理,之後才到農委會辦理,無形中增加很多程序。如果農委會願意處理,就減少縣市政府的申辦程序,可以縮短時間,對小水力的發展可形成很大助益。
小水盟籲請政府高層加速把小水力列入發電總目標,在線上會議並凝聚三項主要建議,一、由政府水利單位協助民間業者申請小水力的使用,解決業者面對國有土地、水權問題、水力設施遭遇的問題;二、簡化行政流程;三、將小水力加進再生能源發電的目標,促使各部會達成小水力發電責任額度。
另,為能快速形成小水力發電的產業鏈、增加商機,洪正中理事長表示除積極取得政府的支持外,也正同步擴大會員召募,要將此產業形成產業鏈,甚至要跨業合作,小組更要營造合作機制。「因成立期間尚短,目前聯盟成員仍然不足,產業鏈尚缺許多不同角色的業者,初期更有責任去廣納這些業者」。當產業鏈形成後,政府輔導及支持之對象明確,如此產業鏈的力量及發展都會有加成效果,合作機制順暢後發電廠及機組數量將可快速成長。
資料來源:《經濟日報》
COPYRIGHT © 2024 朝日能源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Designed by ESHOW. 瀏覽人次:0362377